孤岛惊魂2钻石在哪里
上市,由于场景饱受诟病的中文译名终于又和游戏贴合起来——玩家重回美景如画的世外孤岛。相比前作,《孤岛惊魂3》几乎把那些影响节奏的拟真设定尽数抛弃,转而将精力放在填充游戏内容上。
游戏画面表现相当强劲。此时《毁灭战士3》和《半条命2》也在全新引擎的加持下上市。前者的开发商是创造了FPS这一类型的祖师爷id
出色的画面让《孤岛惊魂》也吸引到足够的注目,与《半条命2》《毁灭战士3》被称为“FPS三杰”。资历上仍属新人的Crytek
首先《孤岛惊魂2》过于注重世界规模却忽视了内容的填充,很多优秀系统执行并不到位。比如游戏采用了多主角设定,玩家可以从九名雇佣兵中选择扮演一位,设定上他们拥有不同的国籍和职业(甚至有一名来自*的佣兵),但游戏内的他们几乎没有区别,人物语音、任务完全相同,唯一能观赏到的差异是他们作为伙伴把你救起来的动画和台词。
回归传统,但也有革新。初代的潜入渗透要素得以回归,而2代那数量多到令人厌烦的拦路虎据点也被拔除。并且《孤岛惊魂3》的每个据点都可以说是精巧的小型关卡:敌人布置多样,添加了破坏警报,滑索接近等作战方式,攻下据点还会解锁新的安全屋与地区任务,玩家也更有动力。探索世界中途的遭遇战部分则有了新的变数——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生态系统。
孤岛惊魂5玩不下去了
并根据主机特性做出了相应的改变。不过除去少数亮点这些作品更像是在狗尾续貂,榨取游戏剩余价值,得到的评价也都褒贬不一。
其次作为一个开放世界游戏,《孤岛惊魂2》的互动要素太少。这片土地上有斑马、黑斑羚等动物驰骋,但玩家无法与其有任何互动。本作及系列之后作品的御用引擎
育碧当然也没闲着,闷头陆续推出了《孤岛惊魂:本能》《孤岛惊魂:掠夺者》等系列衍生作品,这些作品横跨Xbox到
Crytek和育碧很快就产生了“分赃不均”的利益*。最后Crytek选择离开,将《孤岛惊魂》IP与CE的使用权留给育碧。
Dunia在*语中意为“生命”,而《孤岛惊魂2》中生物“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”的机制让“生命”之名显得名不副实。
孤岛惊魂5玩法
在大方向上《孤岛惊魂4》也开始悄悄转型。近年来传统单人游戏陷入冷门,“服务型游戏”正在崛起,而对《孤岛惊魂》来说多人模式正是此类内容的切入点。然而整个系列的多人部分一直状态混乱:1代
与前两代的雇佣兵主角不同,《孤岛惊魂3》的主角杰森·布洛迪是一个养尊处优的*,和至亲挚友跳到洛克群岛上也只是他们的娱乐消遣方式罢了。从剧本大纲来看《孤岛惊魂3》并无过人之处,甚至有些老套。但“讲好一个故事”比什么都重要,虽然《孤岛惊魂2》以《黑暗之心》为基础探讨了很多深层问题,但对于人心“异化”这一核心思想则表现有限,而这一点在《孤岛惊魂3》得到了深入发挥。
由《X-Isle》改编的游戏最终定名为《孤岛惊魂》(FarCry)。Cry既代表着Crytek及引擎CryEngine,也意指一种在极端封闭环境下难以传递到外界的哭嚎与战吼。这款游戏于
血龙》带有浓烈的赛博朋克风,游戏内容非常像80年代的科幻大片,电子改造人、异形、外星人、巨龙,所有奇怪的元素都集合在本作当中。游戏中充满对其他娱乐产品的恶搞与致敬,台词也比较下三滥。虽然挂着《孤岛惊魂3》的名字,但它并非DLC,而是一款*的下载游戏,无需《孤岛惊魂3》的光盘。
AI系统调和也是下一部正统作品的试验田。这一点笔者曾有幸与相关设计师探讨确认:《孤岛惊魂5》的伙伴系统正是由《野蛮纪元》的经验积累而来。
标签: #孤岛惊魂3